53491=未上市交易 0800-78-5858 免費提供台灣未上市股票行情,最新全國第一手未上市股票股價買賣交易資訊查詢...全鼎、財鑫
網站瀏覽人數:01660393 人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8657
台北股市

Vicky

0935-153-151

LINE ID:avonlin1003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監理 金管會密談業者 摘錄經濟A3版 2025-05-06


台幣連兩日暴升6%,市場憂壽險業成重災區。據透露,金管會昨(5)日找來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三大壽險業高層,了解台幣暴升對壽險業者清償能力與流動性衝擊,及各業者因應措施,全程由保險局長王麗惠主持。

會中這三家大壽險高層均向金管會表達,即便台幣升破30元,淨值比與資本適足率(RBC)都仍可在法定標準內,目前也未見大量保單解約潮,流動性無虞。依現行規定,RBC需維持200%以上,淨值比則需維持3%以上。

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月保費收入仍大於給付,等於保費是呈現「淨流入」,4月美國宣布對等關稅,5月台幣暴升,各壽險業保單給付的確有增加一點,但整體流動性無虞,各壽險業也保留帳上現金,以因應股債匯市波動。

就壽險業過往經驗,美元升值,保單解約多,但台幣升值、美元保單卻解約少。

各業者認為,目前是5月初,離6月底財報需計算RBC與淨值比還有兩個月時間,還有一段觀察期,台幣暴升,但台股走強、美債殖利率也尚稱平穩,這時候將會多保留帳上現金做因應。

至於是否因為台幣暴升,而增加避險?據了解,這三家壽險業都未表達要增加避險,認為目前避險比率是恰當的。據金管會統計,今年整體壽險業避險比率約落在62~64%之間。

一家壽險業高層坦言,因市場強烈預期新台幣升值,NDF(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非常貴,承作CS也滿了,這時候很難再大舉增加避險。
2 分紅保單夯 壽險業搶大餅 摘錄經濟A 11 2025-05-05

分紅保單熱銷,也讓愈來愈多家壽險公司加入市場,搶食大餅。截至目前共有五家壽險公司有推出分紅保單,分別是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以及今年4月正式回歸分紅保單市場的凱基人壽,讓保戶在享有基本保障的同時,還能透過保單紅利參與保險公司的分紅保單經營績效,讓退休更從容,財務更輕鬆。

所謂「分紅保單」,是一種讓保戶參與壽險公司經營保單利潤分配的險種。除了提供基本的生命保障外,保戶也能分享保險公司年度經營成果,透過紅利來累積資產。目前市售的分紅保單都不保證分紅,有保障定期、終身,保戶也可以依需求決定定期或躉繳保費、美元計價或新台幣計價,依據紅利發放方式,分為英式分紅保單與美式分紅保單。

英式分紅保單的紅利直接再滾入保額中,保單價值和保額會隨之增長,具有長期增值優勢;美式分紅保單的紅利則以現金形式發放,保戶可選擇現金提領、儲存生息、購買保額或抵繳保費,相對多元彈性。分紅保單具有專屬獨立帳戶機制,不會與保險公司的帳戶或其他資產相互混用,所有保費收入、理賠支出、行政費用及紅利計算都在這個帳戶裡運作。

分紅保單與不分紅保單相比,保戶有機會參與公司經營保單的成果,需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保費也相對高,較適合想累積資產、長期規劃的人,或是想進行資產規劃、傳承給後代的保戶。若選擇有壽險保額的分紅保單,也能透過長期投保分紅保單兼顧個人保障風險,同時有機會以分紅紅利作為退休的現金流,為自己未來的退休規劃做準備。

目前截至目前共有五家壽險公司有推出分紅保單,保誠人壽長期專注在台灣的分紅保單市場,至今已超過20年,保誠人壽過去11年所銷售的分紅保單,皆達到100%中分紅以上水平。富邦人壽在2023年重返分紅保單市場,除了誕生百億神單,且受惠於分紅型商品成長,帶動2024年初年度保費年增幅16.5%,且續年度保費年增10.9%、總保費收入年增12.5%,均優於業界平均。法國巴黎人壽同樣於2023年底推出首張分紅保單;安達人壽則自2024年起推出多張美元分紅終身壽險保單,期望藉由分紅保單以協助客戶達成人生規劃目標。

凱基人壽則在今年4月正式回歸分紅保單市場,提供台幣、美元兩種幣別保單的商品組合,滿滿足年輕族群對於資產累積、中壯族群對於退休規劃與穩健收益、樂齡族群對於資產傳承的需求。凱基人壽希望藉由分紅保單,助攻民眾兼顧未來保障又能共享紅利。
3 三壽險金控 加碼台積股 摘錄經濟A 10 2025-05-05

根據五大壽險金控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包括國泰、新光及凱基對台積電均站買方加碼,以新光加碼約1.8萬張力道最強,至於富邦金則先行減碼約9,000張,旗下富邦人壽並已經退出十大股東之列。

台積電去年飆漲81%,身為壽險大戶投資的定海神針,由於均為最大持股,各大壽險金控也實現不少資本利得。事實上,國泰、南山、新光、凱基四家大型壽險截至去年底持倉台積電成本均價約在800元至1,000元之間,相較2023年底僅500餘元已墊高許多。

截至今年3月底,富邦金持股約13.2萬張,較去年底減碼約9,000張,市值約1,203億元仍是金控第一大,但旗下富邦人壽已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第一大壽險金控國泰金持股約9.2萬張,較去年底加碼約8,000張,已是連兩季增持。據旗下國壽財報顯示,至去年底持有台積電8.36萬張,成本約766億元,每股成本915元,當時未實現利益高達133億元。

凱基金對台積電持倉約4.7萬張,加碼約6,000張,總市值約433億元。財報顯示旗下凱基人壽至去年底持有成本為每股805元,是各大壽險中最低,當時未實現利益也高達131億元。

新光金持倉剔除約348億元債券部位後,估算持股台積電約5.5萬張,加碼約1.8萬張。旗下新壽去年底持股約3.73萬張,每股成本1,025元。
4 亂世投保 善用投資型保單 攻守兼備 摘錄工商A6版 2025-05-04
  川普引發的對等關稅之亂,讓市場依舊存在諸多變數,未來幾個月 內市場的波動性仍會非常高,壽險業者建議,積極型保戶可透過投資 型保單,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建立一套可長可久、攻守兼備的保險策略 。

  凱基人壽指出,積極屬性的民眾,希望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資金,在 享有保障之餘還能參與投資市場,便可以選擇投資型保單,獲取潛在 可能獲利機會。然上班族平日工作繁忙,或是不擅長投資的民眾,就 可考慮由投資專家代為操盤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如「凱基人壽 鑫旺九九變額年金保險」讓小資族也可享有專業基金管理團隊的代操 服務,省去更多挑選標的時間,為自己逐步累積資產實現夢想。

  富邦人壽指出,近期因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劇烈波動,投資型商 品標的淨值波動也較大,帳戶價值隨連結標的變動,客戶須承擔投資 損益風險。投資型保單、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提供了較高的彈性和潛在 回報空間,但也須承擔高度風險。

  台壽指出,面對不確定環境,建議以「定期定額、長期布局」作為 規劃原則。可規劃投資型壽險,運用時間與紀律分散市場風險,爭取 資產增值機會,享有壽險保障的同時,也可避免因突發事故影響整體 財務規劃。

5 亂世投保 兩類型求穩 摘錄工商A6版 2025-05-04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劇烈波動,壽險業者指出,近期在市場動盪 局勢下,保險商品因能兼顧保障及資產配置,反而受到民眾青睞,對 保守型保戶來說,利變型壽險、傳統型增額壽險或還本型保險都是選 項,而穩健型保戶來說,利變壽險、分紅保單最推,積極型保戶則最 推薦投資型保單。

  凱基人壽指出,對於風險屬性偏向保守的民眾,建議投保時要考量 兼顧保障及資產配置,可以選擇利率變動型壽險。這類商品有提供預 定利率對應保證給付之壽險保障及保單現金價值,不會因市場波動有 所影響,此外,這類商品可以透過宣告利率機制,當宣告利率大於預 定利率時,有機會獲得額外之增值回饋分享金,若增值回饋分享金透 過「購買增額繳清保險」之方式,壽險保障及保單現金價值會同步增 加。

  對於穩健型保戶,追求充足保障,又希望資產能夠穩定累積的民眾 ,就很適合分紅保單。分紅保單最大特色在於,滿足民眾享有保障之 餘,也能共享企業經營成長紅利。分紅保單的給付來源,除了參與壽 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的投資績效外,還有大數法則支撐的集體風險分 攤。

  富邦人壽指出,保守型客戶的核心需求是安全、穩定、風險低,通 常不願意承擔本金虧損的風險,對投資回報的要求不高,更看重資產 的保全和穩定的保障,傳統型增額壽險、還本型保險、定期壽、即期 年金等,符合這些需求。儲蓄型保險透過時間複利累積資產,保障型 保險則提供明確的風險轉嫁,年金險則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富邦人壽指出,穩健型客戶在追求資產增長的同時,也希望控制風 險,通常願意承擔中等程度的風險,以追求比保守型更高的潛在回報 。利變型商品提了基本的保障外,還有機會享有額外的宣告利率增值 ,而分紅商品,公司會將分紅帳戶中部分經營績效以紅利方式分配給 保戶。

  台壽指出,風險意識較高的保守型族群,應以基礎醫療及意外保障 規劃作為主。可透過住院日額及實支實付型醫療保險,分擔住院、手 術等基本醫療支出,為健康風險築起第一道防線。而穩健型族群重視 風險控管與資產彈性,投保時偏好兼具保障與累積特性的商品。建議 可以分紅保單或利率變動型壽險作為核心,穩健建立基本壽險保障, 同時具備長期增值潛力。
6 富邦金股利4.5元 創新高 摘錄經濟A5版 2025-05-04


富邦金控昨(2)日公告股利政策。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4.25元及股票0.25元,合計配發4.5元,總股利暨現金股利均創歷史新高,總股利配發率41.8%。以富邦金昨天收盤價85元估算,現金殖利率達5%。

富邦金昨天壓軸公布股利政策,每股配發現金股息4.25元,總股息發放580億元,今年有發股利的13家金控,合計現金股利總額3,08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超越2022年的2,384億元;其中,12家金控發放現金股利破百億元、多家股利創新高,金控發放現金股息總額飛越3,000億元大關。

扣除未發股利的新光金及規模最小的國票金,其他12家大型金控今年分派去年盈餘所發放的現金股息,全部都突破百億元,寫下金控歷史新高紀錄。其中,壽險雙雄富邦金與國泰金雙雙發出逾500億元的總股息,及中信金配發452億元的豐厚股息,三大金控股利創新高,合計發放的現金股息強占總體的五成。

以昨天收盤價估算,多達五家金控現金股息殖利率達5%以上,包括富邦金、國泰金、凱基金、中信金、台新金。

富邦金去年稅後純益為1,508.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0.77元,為金控獲利王。富邦金表示,現金股利發放是綜合考量整體獲利及子公司上繳盈餘情況,子公司富邦人壽2024年稅後獲利1,026.6億元、淨值6,138.5億元,均創歷年新高,待主管機關同意後,預計上繳現金210億元。富邦人壽上繳現金股利後,2024年底資本適足率仍維持350%以上,顯示人壽財務業務健全、資本水準充裕。

除現金股利之外,富邦金此次同時配發股票股利每股0.25元,提供股東繼續持有股票或轉換為現金的選擇。富邦金昨天公布,甲種、乙種、丙種特別股股息分派,分別為約2.74元、2.16元與1.8元。
7 美元保單利率戰 火藥味濃 摘錄工商A7版 2025-05-03
  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戰火再延燒!繼台新和臺銀人壽上月調高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後,5月遠雄人壽、國泰人壽也加入戰局再度拉高 宣告利率,其中,遠雄人壽在4、5月分別推出一張美元利變型終身壽 險都高達4.32%,是業界最高,而國泰人壽2月才調高一次美元保單 宣告利率至4.2%,5月又宣布調至4.25%,目前台新、台灣、凱基、 新光、遠雄、全球、三商美邦人壽最高宣告利率都維持在4.25%以上 。

  延續4月遠雄人壽悄悄上架4.32%美元利變型終身壽險的戰火,國 壽也在5月宣布調整0.05個百分點,從4.2%調升到4.25%。調升後, 目前國壽旗下最高的是一張結合癌後新療法提前給付機制的新一代美 元利變型終身壽險。國壽表示,今年以來觀察美元區隔帳戶持續表現 穩健、累積收益充足,因此5月再次適度調升宣告利率,將獲利分享 給保戶,此次調整涵蓋現售與停售商品,共調整現售20張、停售80張 ,舊有保戶也可一同受惠。

  國壽強調,其美元區隔帳戶配置標的以美元債券為主,未涉及匯率 與股市波動,因此收益穩健。

  除了國壽,台灣人壽在今年2月同樣大動作調整宣告利率,涵蓋10 7張保單

  ,其中美元保障型保單調幅最高達0.2個百分點,宣告利率衝上4. 3%,儘管5月未進一步調整,仍屬於市場上的次高水準。

  台新人壽也在今年4月上調46張台、外幣保單宣告利率,包括22張 美元現售與14張停售商品,將美元最高利率提升至4.25%。臺銀人壽 則於4月針對兩張美元保單調升宣告利率,最高達4.2%,但二家在5 月都按兵不動。

  放眼美元保單市場宣告利率輾壓全場的則是遠雄人壽,其4月首度 推出利率達4.32%的美元利變型終身壽險,5月再加碼一張相同宣告 利率的商品,連續兩月領先市場,宣告利率高居全台之冠。

  其他壽險公司如南山人壽自1月調升至4.2%後未再異動,新光、三 商美邦人壽和全球人壽目前則維持在4.25%,凱基人壽維持在4.3% 。富邦人壽與宏泰人壽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則暫時停留在4.15%。

  壽險業者指出,目前美元利變型保單仍為許多民眾關注的資產配置 工具之一,美元利率環境高檔,降息前有更多保戶期待透過保單利率 ,也帶旺美元利變型保單的買氣。各壽險公司亦將持續視市場變化, 靈活調整宣告利率,以提升商品競爭力。
8 富邦金發股利4.5元 創新高 摘錄工商A3版 2025-05-03
  富邦金控2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4.25元 及股票股利0.25元,合計總股利配發4.50元,超越2021年總股利每股 4元的紀錄,總股利和現金股利都創下歷史新高,總股利配發率41.8 %。若以2日富邦金收盤價85元估算,現金殖利率達5%,僅次為國泰 金與中信金。

  金控股利陸續掀牌,在國泰金拍板現金股利3.5元後,擠下中信金 成為殖利率冠軍,2日富邦金公告現金股利4.25元後,以當天收盤價 計算、殖利率達5%,但仍低於現金股利3.5元的國泰金殖利率5.9% ,以及現金股利2.3元的中信金殖利率5.7%。

  富邦金控近三年股利配發率約40.8%,今年股利配發率雖稍維持在 平均水準之上,但相較去年52.08%的配發率低,原本市場預期2024 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0.77元,若能有5成配發率,就有每股5元的 高水準,不過若以近年平均股利配發來看,富邦金股利4.5元算符合 市場預期。

  富邦金控2024年稅後純益為1,508.2億元,EPS 10.77元,為金控業 獲利雙冠王,並連續16年榮登金控每股盈餘獲利王。富邦金表示,現 金股利發放主要是綜合考量整體獲利及子公司上繳盈餘情況,其中子 公司富邦人壽2024年稅後純益1,026.6億元、淨值6,138.5億元,均創 歷年新高,在各項指標皆符合法令規範下,已於4月29日董事會通過 盈餘分派。
9 金管會秀亞資中心三成果 摘錄經濟A 11 2025-04-30


金管會昨(29)日公布推動亞資中心三大成績單,一、3月底金融業資產管理規模33.88兆餘元,較推動前增加2.3兆元,有望提前超額達陣2026年底34兆元目標,二、20家金融業有意進駐高雄專區,三、五家投信申請六檔主動式ETF。

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到4月底已做了25項法規鬆綁,以「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三階段為目標,希望第六年、2030年時,台灣金融業的資產管理規模要從目前約30兆元,再翻倍達60兆元。

第一階段是2026年金融資產規模要增加4兆元到34兆元。據金管會3月底統計,資產規模已達33.88兆元,等於離目標僅咫尺,料2026年底將超額達標。

其次,已取得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執照的15家銀行、及已取得財管執照五家壽險業,共20家金融業有意願進駐高雄資產專區。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已有一家壽險業者依照高雄資產專區試辦原則跟高雄市政府申請進駐,另外四家也有意願進駐,目前正準備中。

據透露,已向高雄市政府申請進駐者是國泰人壽,另外富邦、新光、南山及凱基等四家壽險業也正摩拳擦掌中。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也說,未來要在高雄專區新設分行者,將會放寬申請時間和財務條件。依現行規定,只能在每年5月、11月新申請據點,且ROE需達一定標準,如今年各銀行想設分行,ROE得達9.98%,僅有16家銀行合規。侯立洋說,已取得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執照的15家銀行,都是採高雄專區內分行升級增加試辦業務,要鬆綁申請時間和財務條件者,是針對新設者。

第三,目前共有五家投信申請六檔主動式ET,其中五檔是股票,一檔債券。
10 外幣保單保費占比 大降 摘錄經濟A 11 2025-04-30


金管會保險局昨(29)日公布最新統計,2025年前二月整體壽險業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折合約673.5億元、年增41%,但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貢獻比跌破四成,寫六年同期新低,僅高於2019年;若以幣別觀察,仍以美元保單為最大宗,保費收入已超過20億美元。

根據保險局公布資料,今年前二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673.5億元,年增41%,其中傳統型年增33%至579.3億元、占比約86%,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富邦人壽、國泰人壽、保誠人壽;投資型年增122%至94.2億元、占比約14%,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台新人壽為新契約保費位居前三。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分析,因新台幣保單成長力道相對強勁,加上市場環境影響,前二月台幣貶值,外幣保單較不好銷售,因此今年前二月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貢獻比38.9%,寫至少七年同期次低,2024年為42.8%、2023年為42.1%、2022年為64%、2021年為60.7%、2020年為54.5%、2019年為38.2%。

外幣保單仍以美元保單為最大宗,金管會統計,今年前二月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達20.1億美元,年增34%,美元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2.7億美元,年增113%,美元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達17.4億美元,年增26%。

蔡火炎指出,美元投資型保險較去年同期增加,主因是美股1、2月表現較佳,讓銷售量增加,2月較1月銷售少,則是因為2月工作天數少;美元傳統型保單則是受到保險業者提高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帶動買氣。
11 雙雄籌資 都有計畫 摘錄經濟A4版 2025-04-30


在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資本需求與財務穩健更顯重要的情勢下,國內兩大金控國泰金與富邦金旗下富邦人壽昨(29)日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重要資本籌措計畫,後續動態備受矚目。

國泰金擬以不超過15億股,辦理大規模現金增資,富邦金旗下富邦人壽則將發行高達600億元的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展現雙雄因應市場挑戰、靈活布局資本決心。

國泰金指出,為提升資本適足率與財務彈性,將提請股東會授權董事會,依公司章程與法令規定,在適當時機辦理現增。此次增資方式預計包括國內發行普通股、特別股,或搭配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以靈活籌資、優化資本結構。

依據公告,增資規模將以不超過15億股為原則,涵蓋普通股、特別股及GDR所表彰之普通股,實際發行金額依每股發行價格決定。

國泰金表示,未來若遇主管機關指示修正,或因營運策略與市場環境需調整,亦將授權董事會或董事長全權處理。公司強調,此次增資有助於支應業務擴張、提升財務韌性,並穩健強化整體體質,以面對全球市場日益複雜的挑戰。

另一方面,富邦金旗下富邦人壽同日也通過發行總額最高600億元之10年以上期次順位公司債計畫,作為資本結構強化工具。而富邦金旗下富邦綜合保代,昨日也公告董事長莊子明退休,將由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的長子、富邦綜合保代董事蔡承道暫代董事長,直到重新選任為止。
12 外溢商品新契約收入 倍增 摘錄經濟A 11 2025-04-30

金管會昨(29)日公布2025年第1季外溢保單銷售件數達25.3萬件,年減18%,但新契約保費收入達110.9億元,年增110%,反映市場對高價保單需求升溫。其中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外溢保單新契約保費合計占比達96%。

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外溢保單近年成為各家壽險積極推出的商品。金管會目前已核准及備查15家公司共251張具外溢效果之保險商品,據統計,2025年第1季外溢保單賣出25.3萬件,件數較去年同期減少5.7萬件、年減18%;新契約保費收入達11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8億元、年增110%。

以第1季新契約保費來看,國泰人壽保費收入達89.7億元,拿下「外溢保費王」,南山人壽保費收入11.9億元,富邦人壽保費收入5.7億元,排在第二、三名。以件數來看,南山人壽以11.7萬件取勝,搶下「外溢件數王」,國泰人壽件數約10.1萬件,富邦人壽達2.6萬件,三大壽險合計占比達96%。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分析,整體外溢保單保費增加但件數減少的原因,應為國壽新推出變額壽險與美元利率變動型商品,保費單價高且具外溢效果,帶動保費增加。
13 出遊風帶動網路投保熱 旅平險國內、國外需求兩樣情 摘錄工商C3版 2025-04-30

  網路投保平台上的旅遊平安險(旅平險)銷售表現亮眼,成為壽險 業網路通路的最大宗商品。不過,根據壽險公司觀察,國人對於出國 旅遊的投保意識顯著提升,約占網路投保旅平險的8成,反觀對國內 旅遊仍存在投保意識不足的情況,提醒民眾不論國內外出行皆應適當 投保,為旅途安全加一道保障。

  富邦人壽表示,觀察自家平台旅平險投保情形,國外旅遊投保占比 高達85%。國泰人壽統計,網路投保旅平險去年國內約占23.9%、國 外占76.1%,分析國內旅遊投保率偏低主因有二:

  一是風險認知偏低,許多民眾認為國內旅遊距離短、醫療資源取得 方便,即使發生意外也能迅速處理,因此低估可能的風險,且國人仍 以投保產險公司的旅遊不便險為主,而非人身保障。

  其次是投保意識不足,長期以來大眾認知多集中在「出國需投保旅 平險」,對於國內旅遊中可能出現的人身安全保障特別容易忽略,若 旅程中並未涉及登山、溯溪等高風險活動,更容易忽略投保旅平險的 重要性。

  國內旅遊方面,南山人壽提醒,可依行程規劃選擇旅平險主約身故 、失能保障,另可依需求斟酌是否附加意外醫療險;富邦人壽指出, 即使是國內登山、露營或離島自駕行程,也應提前投保旅平險,網路 投保可於出發前1小時完成,保障期間以24小時計算,建議意外身故 /失能保障額度至少800萬元,傷害醫療保障額度40萬元。

  國外旅遊方面,富邦人壽指出,一到五天鄰近國家的短期觀光則首 重人身保障的壽險旅平險,除傷害醫療險外,可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 療險與海外醫療專機運送服務,特別是中國大陸(含港、澳)、日、 韓、東南亞國家等地,建議保額為意外身故/失能至少1,000萬元, 傷害醫療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各100萬元。

  長天期出國,如歐美觀光、遊學或打工度假,因醫療費用高昂且風 險較高,富邦人壽則建議意外身故/失能保障至少1,500萬元,傷害 醫療以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各150萬元,同時附加海外醫療專機運送 服務。

  國泰人壽建議,長天期旅遊或是留遊學與差旅者,選擇旅平險時應 注重是否涵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及海外醫療專機服務。
14 外溢保單Q1新契約收入 翻倍 摘錄工商A 12 2025-04-30
 國人日漸重視健康管理,外溢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翻倍成長,金 管會指出,今年第一季外溢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10.91億元、年增 110%,新契約件數25.31萬件、年減18%,國泰人壽銷售件數和保費 收入皆居冠,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分居二、三名;實物給付型保單件 數年增58%,但因部分熱銷商品停售,保費收入年減62%。

  截至今年第一季,全台共有15家壽險公司販售251張外溢效果保單 ,新契約件數為25.31萬件,年減約5.7萬件;不過總保費卻從去年同 期的52.84億元,大幅成長至110.91億元,年增率高達110%。

  觀察前三大壽險表現,以國泰人壽成績最亮眼,今年第一季新契約 保費高達89.7億元、件數10萬1,428件,占整體外溢保單保費逾8成, 金管會保險局蔡火炎分析,其主要熱銷商品為具有健康回饋機制的變 額壽險與美元利變終身壽險,雖然新契約件數年減,但高單價保單帶 動總保費大幅成長。

  而南山人壽以11.89億元居次,銷售件數達11.65萬件;富邦人壽則 收取5.73億元保費,件數為2.58萬件。

  外溢效果保單類型中,以運動習慣換取保費折扣或提高保額者最受 青睞,件數近9.98萬件,保費42.14億元;其次為體況數值如體檢、 抽血回饋類型,件數為5.49萬件、保費10.25億元。另有合併多種健 康行為回饋者,共5.62億元保費。

  實物給付型保單已核准及備查共有七家公司、50張保險商品,包括 醫療服務、殯葬服務、健康檢查等類型。今年第一季件數為12.35萬 件,較去年同期成長58%;但總保費僅2.91億元,反較去年同期減少 約4.78億元,年減幅達62%。

  蔡火炎表示,保費收入下滑主要是因國泰人壽去年2月停售熱賣商 品「鍾心滿福重大傷病定期保險」,該保單去年同期貢獻逾2億元保 費,停賣後自然使整體保費規模縮小。而以醫療服務類型為主的商品 ,仍是實物給付型保單銷售主力,件數達12.35萬件。
15 富邦金 兩檔搶鏡 摘錄經濟C6版 2025-04-29
富邦金(2881)去年獲利創歷史新高,雖短期因股債市場震盪,資產評價承壓,但長期環境有利產業獲利結構改善,預估今年殖利率將高於同業。

法人分析,富邦人壽投資績效居同業之首,且帳上其他綜合損益未實現餘額仍為正。儘管目前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仍大,短線資產評價承壓,但長線回升趨勢不變,新資金投報率維持高檔,有助經常性收益穩定。此外,以當前降息趨勢來看,可較原先樂觀看待台北富邦銀行今年獲利,而去年金控獲利創新高,配息亦有望創新高。因此,考量整體環境對產業仍具正向支撐,維持「買進」投資建議。

看好富邦金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挑選價外20%至價內10%、有效天期90天以上的權證介入。
16 4壽險今年再發債近900億 摘錄工商A 12 2025-04-29
 為順利銜接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金管會已陸續推出四階段協助措 施,協助保險業者強化資本體質。因應強化自身資本結構需求,富邦 、南山、新光與三商美邦等四家壽險公司,今年將陸續啟動或規劃大 型發債計畫,合計總額近900億元,以增強資本強韌性。

  富壽15日公告,將發行今年度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 ,總發行規模達190億元,分為甲、乙兩種債券。甲券91.4億元、乙 券98.6億元,分別為10年期與15年期,票面固定利率各為3.7%及3. 85%。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及提升資本適 足率。但並未特別提出今年發債目標數。

  南山3月董事會決議,將原定發行200億元次債,再增加70億元,全 年預計達270億元,得於一年內一次或分次發行,國內及國外發行額 度及利率將視發行時市場狀況決定。22日公告第一期50億元次債申報 生效,分為甲、乙兩券,各39億、21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3.75%及 3.88%。

  新壽25日董事會決議發行10年期以上次債,上限為等值新台幣250 億元,可於境內或透過新加坡設立的特定目的事業(SPV)於海外市 場發行,發行期間、利率及其他細節均授權董事長依市場狀況彈性處 理。新壽表示,這次發債將有助於提升資本適足率,支應未來經營與 發展需求,目前正進行如SPV和額度等相關申請程序,發債目標仍須 視整體募資情形,預期將對RBC的提升有正面助益。

  三商壽規劃200億元次債發行計畫,去年下半年至今發行25億元, 尚有約175億元預計今年完成,以達成整體資本強化目標。

  至去年底六大壽險資本適足率(RBC),富壽388.01%、國泰人壽 358.89%、凱基人壽398.3%、台灣人壽328.25%、南山299.05%、 新壽221.26%,另三商壽為136.3%
17 富邦人壽攜手法務部 齊心反詐 摘錄工商C4版 2025-04-24

  隨著數位科技快速發展,詐騙手法也日益翻新,手段更加精密多元 ,不僅危害民眾財產安全,也威脅企業營運與社會信任。

  富邦人壽長期關注社會安全議題,致力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根據統 計資料,富邦人壽第一線同仁在2024年已成功阻詐金額逾800萬元, 守護客戶財產安全,且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增進公私部門協力打詐 效能,特與行政院法務部攜手合作,共同辦理防詐教育推廣活動,透 過案例漫畫電子書、現場問答快閃互動活動,讓全體同仁輕鬆學習防 詐知識,並鼓勵同仁透過個人社群媒體主動分享法務部所製作的反詐 影片及圖文,藉由富邦全體同仁的影響力,將識詐觀念持續向外擴散 ,形成全民參與的反詐防線。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面對詐騙事件層出不窮,企業不應該 只是觀望者,更應成為守護社會安全的積極行動者。而防詐教育不僅 是風險管理的關鍵,更是企業對員工、社會的責任與承諾。未來,我 們也將持續秉持「識詐從內部開始、防詐向全民延伸」的理念,積極 透過多元管道,將防詐觀念深入國人的生活,為建立無詐社會持續努 力。

  為增進全體同仁及廣大民眾對詐騙手法的警覺心與應對能力,富邦 人壽攜手法務部辦理為期兩周的「不分你我他,防詐179(一起GO) 」宣導活動。
18 分紅保單 選擇更多元 摘錄經濟A 11 2025-04-21


為提供民眾更全方位保障,凱基人壽(前中國人壽)近期宣布重返分紅保單市場,提供消費者分紅保單更多元投保選擇。目前國內共有英商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商法國巴黎人壽、美商安達人壽與凱基人壽等業者推出分紅保單,市場預估,台灣人壽與台新人壽也有機會跟進,讓保戶能有更多選擇。

相較於傳統壽險商品,分紅保單的獨特優勢在於,保戶在享有基本保障的同時,更有機會參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分配,共享企業經營成果與成長紅利。

長期財務表現穩健的凱基人壽將推出新台幣與美元分紅保單,4月起在銀行通路開賣,讓保戶享有保障之餘,也能共享企業成長紅利,兼顧人身保障與實現資產穩健增值。

凱基人壽表示,充分理解不同族群對於保險商品的需求,即將推出的分紅保單會提供多元的幣別配置,滿足年輕族群對於資產累積、中壯族群對於退休規劃與穩健收益、樂齡族群對於資產傳承的需求。

富邦人壽指出,台灣已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帶動退休規劃及醫療保障需求。為鼓勵年輕族群提早布局退休,富邦人壽將持續推出分紅、利變型高保障型壽險及退休規劃型商品,協助民眾備齊「月退金、醫療金、長照金」等退休三金,以因應退休生活的日常支出,推廣實支險及重大傷病險作為第二醫療儲備金,並搭配長照分期給付與躉繳終身壽險,提供民眾退休後金流、醫療、長照及傳承的全方位保障。
19 股東排名 富邦壽退出前十 摘錄經濟A3版 2025-04-21


台積電最新出爐的股東會年報揭露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前四名排序不變,新制勞退基金過去一年賣出近4萬張,從第五大退居第七大股東,富邦人壽則退出前十大。大型國家基金方面,新加坡政府調節逾13萬張,挪威主權基金則增持超過2萬張。

根據台積電最新年報,截至去年12月18日,花旗託管台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有台積電股票逾531萬張,蟬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率20.49%。

國發基金維持台積電第二大股東身分,持股數不變,仍為約165萬張,持股比率約6.38%。第三大股東依然是花旗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持股約68.2萬張,比2023年年報揭露數量少約13.4萬張,去年底持股比率降至2.63%。

第四大股東為花旗銀行受託保管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即挪威主權基金,去年底持股46.1萬張,比2023年年報揭露數量增持約2.06萬張,去年底持股比率小增為1.78%。

台積電2023年年報中,我國新制勞退基金是其第五大股東,持股約34萬張,最新財報顯示到去年底時,新制勞退基金持股降至30.2萬張,退居第七大股東。
20 分紅保單場子熱 凱壽、台壽參戰 摘錄工商A7版 2025-04-19
  分紅保單再進入戰國時代。分紅保單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沉寂逾1 0年後,近年再度起死回生,凱基人壽在暌違14年後於今年4月宣布重 返分紅保單市場,台灣人壽18日也宣布上市美元分紅保單。加入現有 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的分紅保單戰場。

  壽險公司指出,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穩中求盈」成為目 前民眾資產配置首重,分紅保單兼具保障及潛在紅利分配的優點因此 受到民眾青睞,預計也將成為今年市場新寵。

  凱基人壽建議,可掌握四重點來挑選分紅保單、穩健累積資產。一 、「公司財務體質」,由於分紅保單紅利分配取決於公司經營分紅保 單成果,因此可參考保險公司的財務穩健程度,包括資本適足率、盈 餘穩定性。尤其,分紅保單之區隔帳戶由專業投資團隊因應市場操作 運用,除了關注保險公司是否擁有卓越的財務表現,嚴謹的風險管理 能力也同等重要,才能確保保戶所繳的每一分錢都能被妥善運用。

  二、檢視自身需求:現行市場上銷售的分紅保單可分成「還本金流 型」或「增額保障型」,差異在於前者自特定保單年度起,可定期享 有一筆生存保險金,年度保單紅利可選擇現金給付;後者則是偏重在 資產累積及傳承,年度保單紅利可以透過「以繳清保險方式增加保險 金額」,逐步墊高保障。

  三、計價幣別:較無法承受匯率風險者,建議選擇新台幣計價商品 ,日後無須擔心匯兌風險;若規劃子女未來出國進修的教育基金,或 有外幣投資習慣者,則可考慮美元計價的分紅保單,讓資產配置更多 元。

  四、繳費期間:若希望以長期穩健的方式建立保障,可選擇繳費年 期較長的保單,而已在準備退休、離退休年紀較為接近的人,可選擇 繳費年期較短的商品。

  台灣人壽則指出,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關稅戰拉高全球 經濟風險,更要超前部署退休準備及醫療保障,因此新推出繳費六年 享終身保障的分紅保單,有機會參與保單經營績效分紅,且年度分紅 滾入保額創造複利效益,為客戶穩健累積資產。
 
第 1 頁/ 共 21 頁 共( 410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